智能化信息管理(信息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测评百科 bcvbfgjt165798 2024-04-27 18:47 2 0

一、智慧化现场管理是什么

智慧工地就是将互联网的概念和技术引入到施工现场,从施工现场源头入手,在很大程度上收集人员、安全、环境、质量等关键业务数据。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结合,建立云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体系和模式,即智慧站点管理系统。

工程建设行业作为事故频发的行业,其原因可归结为人员管理混乱、设备管理不规范、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如何打破传统困局,提高运营效率,降低事故发生频率,避免劳动争议,保证项目利润,是值得行业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中,成本控制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施工现场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现场信息化、应用智能施工技术和施工实现精细化的项目管理和控制,有效降低施工成本、采购成本,提高现场管理效率。它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施工管控模式。

简单来说,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就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受到施工单位的青睐,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智慧工地施工方案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并在逐步完善。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打通了从施工作业到远程监控的数据链,实现了安全、环境、物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提升了施工现场精益生产管理水平。实现互联网与建筑工地的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真正做到了事前预警、常态检测、事后规范管理。同时,可以提高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管理效益和生产安全,从而降低施工单位成本,进一步促进施工单位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信息化管理是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信息化管理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企业管理活动的管理方式。它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化管理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活动,它可以改善企业的决策制定、组织和管理等活动,使企业的组织结构更加灵活、更加健康。它在企业内部为经营管理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效的支撑系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保障。

信息化管理把信息技术运用到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中,实现企业管理活动的自动化,使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化,改善企业的决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企业的综合经营能力。

在信息化管理中,可以运用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活动的整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自动化,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另外,它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了解了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知识后,下面我们再看一下它所经历的阶段

第一阶段:数据可视化。通过数据可视化发现内部流程管理上的问题。

第二阶段:数据透明化。通过数据分析,不断去调整和纠偏,不断优化内部的流程环节,让数据发挥价值,从而改善运营管理。

第三阶段:数据智能化。当数据得到海量积累,数据就形成了知识,最终形成知识图谱,那未来就有机会去驱动行为。

三、什么是智慧工地智能化管理

2017年起,“智慧工地”逐步进入政策视野,此前则多为建筑施工企业出于自身需求开展的创新应用。尤其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印发后,“智慧工地”的应用价值及现实意义渐成共识。

当前,针对“智慧工地”的顶层设计尚未明确,各地关于“智慧工地”的概念界定和路径设计也各有千秋。综合多地文件,可以将“智慧工地”理解为基于信息技术,围绕建筑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建立支撑现场管理、互联协同、智能决策、数据共享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的新型施工管控模式。

要而言之,“智慧工地”旨在为工程施工项目装上“智慧大脑”,通过采集、集成和应用建筑施工数据,实现对于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监管。

1、信息采集:打破“信息孤岛”

施工现场散落着类别多、数量大的信息,涉及政府监管部门、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和材料供应商等诸多主体,需服务于质量、安全、成本、工期等控制需要。

为改变传统工地中信息重复采集、信息交叉上报、信息冗余严重、信息更新滞后的信息管理现状,“智慧工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传感器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致力于满足项目管理者对现场作业过程所需数据的及时获取、共享和沟通。

针对现场管理中较为突出的“信息孤岛”现象(表现为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智慧工地”着力打破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障碍,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息交互关系,既在“信息孤岛”间架设桥梁、实现大数据融合,也为破除“信息壁垒”、填平孤岛重建奠定基础。

响应《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针对施工类企业提出的“建立基于BIM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号召,各地也要求逐步推进BIM技术,以降低信息在各环节传递过程中的衰减,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和共享。

2、系统集成:汇集多元力量

在优化信息采集的基础上,“智慧工地”还需将软件、硬件、技术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系统之中,使信息达到充分共享,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施工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

针对市场上施工现场管理信息系统多而杂的近况,“智慧工地”通过完善并集成项目管理、劳务管理、物资材料管理等系统,将施工现场所应用的各类小而精(杂)的专业化系统集成整合为各功能模块集成统一的系统平台。如《重庆市2020年“智慧工地”建设工作方案》明确智慧工地应具备人员实名制管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工程监理报告、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建材质量监管、工资专用账户管理6项元素,江苏省《关于推进智慧工地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智慧工地应涵盖现场应用、集成监管、决策分析、数据中心和行业监管等五个方面内容。

与此同时,“智慧工地”还有意提高BIM、LBS、VR、AR等技术应用软件和系统的集成程度,一方面提高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解决市场存在的软硬件集成难、系统选型难等问题。

3、数据应用:升级项目管理

信息的采集和系统的集成都是为了发挥大数据智能化对提升施工项目管理效能的价值。在前两步骤的基础上,“智慧工地”得以在数据应用环节发挥巨大潜能:“了解”工地的过去,“清楚”工地的现状,“预知”工地的未来。

对于各方建设主体而言,“智慧工地”有利于施工精细化管控的实现:通过集中获取、传递、处理、再生与利用项目信息,应用人员安全管理、施工进度监督、车辆未冲洗抓拍、现场设备监控等功能,能够提高施工现场决策能力和管理效率,助力项目管理“耳聪目明”,长远来看对于项目管理各方而言也是降低施工成本的创新选择。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可通过“智慧工地”优化对于施工项目的微观管理,如《成都市智慧工地线上巡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区(市)县住建行政主管部门(含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负责所监管项目智慧工地线上巡查工作,督促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和处理巡查问题;另一方面可应用“智慧工地”更好实现“现场与市场”联动管理,落实“现场优秀、市场优选”原则,在建筑企业中普及“以现场促市场、以市场保现场”观念,优化对于建筑市场的宏观管理。

“智慧工地”是建筑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其应用能够提升行业监管和企业综合管理能力、驱动建筑企业智能化变革、引领项目全过程升级。当然,其推广还需以智能技术与智能设备的普及使用为出发点,政策支持、措施保障、督导监管加以辅助。

«    2024年4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