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科技种植养殖?智能农业一般是指什么

测评百科 bcvbfgjt165798 2024-04-27 10:23 1 0

一、智能农业发展前景如何

智慧农业应用在实处就是,提供产品追踪的前提下,将农业进行品牌的价值创造,会有利于整体农业产业的管理,建立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这才是智慧农业未来发展的方向。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以信息传感设备、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物联网将为农业生产过程中量化分析、智能决策、变量投入、定位操作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开辟新的思路和有利手段,将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可用于大中型农业种植基地、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品物流,布设的 6种类型的无线传感节点,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通过低功耗自组织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无线传输。所有数据汇集到中心节点,通过无线网关与互联网或移动网络相连,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个域、视域、区域、地域)传输;用户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现场的环境信息,系统根据环境参数诊断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同时,在环境参数超标的情况下,系统可远程对灌溉等农业装备进行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虫草可以人工种植吗

人工养殖,据说可以,但成功率相对较低,具体方法见下:

用蚕体与虫草菌种培育虫草,如条件适宜,40~50天可长出虫草子座,到采收结束约需60天左右。如在10平方米的室内进行立体层架式培养,在春、秋季各栽培1次,一年可生产20~40千克干虫草,每千克按最低2000元出售,除去购菌种、蚕等费用每千克可获利1000元,年可收入约2万~4万元。

一、主要原材料

1.虫草菌种:可向专业科研单位或生产厂家购买蛹虫草母、原种直接使用,也可经试验后再用于生产。

2.活蚕:应选3~4龄生长健壮,长度和粗度较均匀的活蚕。可向蚕场、桑蚕养殖户购买,也可购蚕种自己繁殖。

3.虫草专用防污剂:是一种制种栽培用防污添加剂,主要用于培养基中,以增强防污力。

4.活蚕专用消毒剂:用于活蚕体的消毒,防止蚕体带菌引起杂菌污染。

二、虫草菌种的制作

1.培养基的配制:大米90%、蚕蛹粉4%、蛋白胨2%、葡萄糖2%、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1%、维生素B110毫克、虫草专用防污剂0.3%~05%,pH值为7,料水比为1∶1.3~1.4。蚕蛹粉为食用蚕蛹或蚕茧抽丝后烘干或晒干磨成的粉。

按以上培养基配方比例称取大米30~50克,放入厚度为0.5毫米以上、15厘米×25厘米大小的聚丙烯折角塑料袋或罐头瓶中,再称量1~2克蚕蛹粉放入装有大米的塑料袋(瓶)中,然后配置营养液,即把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维生素B1等,按料水比放入水中,反复搅拌,完全溶解混匀后,使 PH值为7。量取营养液加入装有大米、蚕蛹粉的塑料袋(瓶)中,封扎紧塑料袋(瓶)口后,浸泡预湿2~3小时,移入加入适量水的常用铝(铁)锅、常压灭菌锅或高压灭菌锅中灭菌,当温度达100℃时保持1~2小时,蒸熟呈大米饭块时停止加温,待其冷却后即可接入菌种。

2.接种、培养:将接种用物品及接种用菌种、培养基等易引起污染的物品放入接种室内,按常规方法或用气雾消毒剂消毒30分钟。接种时将虫草母、原种外表用75%的酒精等进行擦拭消毒后,用消毒的接种钩或镊子把菌种挖取指头大小的块状,将菌种接入2~3块,如菌种充足,可适当增加菌种量。接种后应尽快扎口,将其移入培养室内,进行遮光培养。最适温度18℃左右,培养1天左右菌丝开始萌发,2天左右开始吃料,7~10天应检查菌丝生长情况。温度低时应进行升温,温度高于25℃时应降温或通风。在适温条件下约20~30天菌丝可长满塑料袋(瓶),长好后的菌种即可使用,或放入较低温度的室内保存。

三、技术方法

1.蚕体的消毒:首先将蚕体专用消毒剂按2%的用量溶于干净冷水中,反复搅动,待其完全溶解后,将活蚕放入消毒液中,消毒后捞出,沥去水分后,与菌种一同移入栽培室,经消毒后即可接种栽培。

2.虫草的培育方法:栽培时,应按接种的要求和方法消毒,并用消毒的工具挖取菌种摊放在已消毒的塑料薄膜上,并盖住,四周压严实。此法可采用平面法,也可用层架式床栽法,温度保持在20~22℃,培养10天左右,虫草菌丝可全部感染虫体,当虫体开始变硬时,可将蚕虫挑出放在经消毒处理的塑料薄膜上,或塑料袋(瓶)中进行保湿培养,根据生长情况,按常规虫草栽培管理方法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通气、温差等,让其产生子座。也可将消毒的蚕体与塑料袋(瓶)中的菌种混拌培养至被菌丝感染后。再挑出放入消毒的塑料袋(瓶)中。当子座长出约7~8厘米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应防止子座与虫体分离,采收后的虫草应晾干或晒干,存放在密闭的塑料袋中。

三、智能农业一般是指什么

智能农业(或称工厂化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就是农业先进设施与陆地相配套、具有高度的技术规范和高效益的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生产方式。

它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实现周年性、全天候、反季节的企业化规模生产;它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是我国农业新技术革命的跨世纪工程。

智能农业产品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土壤温度、CO2浓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智能农业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的温湿度平衡。

智慧农业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战略引擎。

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浇水灌溉、施肥、打药,农民依靠人工估摸,全凭经验和感觉来完成。而应用物联网,诸如瓜果蔬菜的浇水时间,施肥、打药,怎样保持精确的浓度,如何实行按需供给等一系列作物在不同生长周期曾被“模糊”处理的问题,都有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作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计算机农业、数字农业、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 4个过程。

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以信息传感设备、传感网、互联网和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物联网将为农业生产过程中量化分析、智能决策、变量投入、定位操作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体系开辟新的思路和有利手段,将在农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农业可用于大中型农业种植基地、设施园艺、畜禽水产养殖和农产品物流,布设的 6种类型的无线传感节点,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并通过低功耗自组织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无线传输。所有数据汇集到中心节点,通过无线网关与互联网或移动网络相连,实现农业信息的多尺度(个域、视域、区域、地域)传输;用户通过手机或计算机可以实时掌握农作物现场的环境信息,系统根据环境参数诊断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病虫害状况。同时,在环境参数超标的情况下,系统可远程对灌溉等农业装备进行控制,实现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过程监控,进而实现农业生产集约、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2024年4月    »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